武鸣区马头镇:盘活闲置资产 让“驻村”变“助村”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直播间,我们是马头镇四明村驻村工作队员和选调生,今天给大家直播的是我们马头镇四明村生态鸡的养殖情况,我们的生态鸡肉质紧实不柴,养足220天,平均6斤多,满足全家分享。欢迎大家订购。”这是南宁市武鸣区马头镇四明村驻村工作队员和选调生发挥自身优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直播间,我们是马头镇四明村驻村工作队员和选调生,今天给大家直播的是我们马头镇四明村生态鸡的养殖情况,我们的生态鸡肉质紧实不柴,养足220天,平均6斤多,满足全家分享。欢迎大家订购。”这是南宁市武鸣区马头镇四明村驻村工作队员和选调生发挥自身优
近年来,东川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管好用好驻村帮扶队伍为重要抓手,通过精准选派优结构、精细管理提质效、强化保障激活力,推动驻村干部沉在一线、干在实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10月底,正是北方初冬应季菜大姜、山药集中大量上市的时节,往年这个时候,潍坊青州市何官镇张楼店村菜农老沈最犯愁的就是菜价。随着村东头1500平方米的蔬菜恒温冷库今年拔地而起,老沈心里踏实多了:“以前山药收获后,村民只能扎堆出售,收购商压价严重。现在有了冷库,能
10月底,正是北方初冬应季菜大姜、山药集中大量上市的时节,往年这个时候,潍坊青州市何官镇张楼店村菜农老沈最犯愁的就是菜价。随着村东头1500平方米的蔬菜恒温冷库今年拔地而起,老沈心里踏实多了:“以前山药收获后,村民只能扎堆出售,收购商压价严重。现在有了冷库,能
近日,五台县建安镇红山崖村迎来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满眼红彤彤的柿子吸引着大家的目光,丰收的喜悦弥漫着这个偏远小山村,乡村采摘体验游加快了村里柿子的销售节奏。
驻村常说“五个清楚”,这可不是空话——它是基层工作的“导航仪”,搞明白这五点,驻村就不会像“摸黑走路”。今天把这五个清楚拆成“实际活儿”,帮你秒懂“为啥要清楚、清楚了咋干活”。
2023年5月22日 星期一初到康家坪今天是我驻村的第一天。单位派车送我们到康家坪,同行的有新队员姚宝雷和驻村两年的老队员郭培伟。一路上山峦起伏,道路蜿蜒,望着窗外略显荒凉却又宁静的山区景色,我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使命感。“从今天起,咱们三个就是康家坪工作队
这种变化并非偶然,而是多方力量汇聚的结果——政策扶持、产业创新与科技赋能如同三驾马车,共同驱动着乡村振兴迈向新阶段。
2021年以来,全国上下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兰州市累计派出244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1566名驻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用产业激活乡村经济,用人才点燃发展引擎,用文化唤醒乡土记忆,用生态守护绿水青山,用组织凝聚奋进力量。
驻村工作队凭借自身的资源、信息和专业知识,为村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机遇。在一些传统农业主导的村庄,工作队引入了现代化的农业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例如,有的工作队根据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引导村民种植特色经济作物,如中药材、水果等,并
作为广西百色市乐业县逻西乡民治村后盾单位,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柳州运营公司、桂林运营公司各选派1名同志分别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帮扶民治村全力做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3+1保障”、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特色产业发展等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定点帮扶的麻栗坡县猛硐乡受“桦加沙”、“博罗依”、“麦德姆”3个台风接连袭击,村内道路多处阻断、百余户群众房屋受损,面临较高山体滑坡、泥石流风险。驻村工作队坚守岗位一线,每天24小时值守,用责任担当擦亮“驻村”“护村”底
早上八点,忻黑线刚刚苏醒,白树鸿已经发动了那辆大众车。副驾驶座上,母亲王爱连仔细清点着厚厚的资料袋——交通补贴申请表、稳岗就业台账、防返贫监测户档案……
这样的情形驻村工作怎么办?农民的孩子都在外面有房有车的生活,只有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在村里,没文化,怎么帮,发展当地产业,没年轻人,就是国家继续投资发展,也发展不起来啊!
“总要让这里长出新的模样。”这不仅是誓言,更是一场长达四年的耕耘。从那一刻起,一场关于乡村的蜕变正悄然开始……让我们跟随驻村书记安涛的笔触,走进武安镇双柏树村的日与夜,看一颗初心,如何为这片土地注入崭新的生机。
那时候是2021年,我记得特清楚,吉林那边儿,老长的边境线,一千四百多公里呢,可不短,挨着边儿的村子,两百多个,可多了,好多地方,那是真穷,真远,年轻人跑出去打工,村里剩下一堆老头老太太,地里的东西送不出去,想卖都卖不上价,基础设施也破破烂烂的,自来水都供不上
清晨的阳光洒在石楼县灵泉镇马村的千亩核桃林上,翠绿的枝叶间闪烁着点点金光。刘东海踩着露水走进林地,望着枝头饱满的青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核桃能收了。”他转头对村民温明明说。
2024年深秋,融水苗族自治县基层党建服务中心干部何春熊主动请缨,赴香粉乡九都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机关到田间,三百多个日夜,他以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凝聚民心,以共产党员的实干担当,在这片土地上写下了一份有温度、有厚度的“四季答卷”。
马雨涵是昆明市农业农村局派驻寻甸县六哨乡板桥村的驻村工作队员,她刚到村里2个月,就积极参与彝族立秋文化活动的筹办,以文化为媒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在熟悉驻村工作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乡村振兴既要修桥铺路,更要留住乡愁记忆。
当我初踏勐海县西定乡暖和村的土地,行囊里装着组织的嘱托,心底却藏着几分忐忑。从“校门”到“寨门”,从“象牙塔”到“庄稼地”,虽已置身这片1600米海拔的山水间,可一颗心该如何在此扎根?答案藏在了往后与村民相伴的朝暮里。